我院碳功能材料团队在电化学传感电极材料方向取得新进展

发布日期:2020-09-23  浏览量:

基于前期碳基复合水凝胶及衍生材料在能量转换与存储器件应用方面的系列工作基础 (Nanoscale, 2020, 12, 11887; Electrochimica Acta, 2020, 329, 135181;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20, https://doi.org/10.1016/j.cclet.2020.08.026.),近日,刘旭光教授团队提出了分子限域热解策略,将被NP共掺的碳壳所包裹的碳化钼纳米颗粒均匀负载在碳纳米管表面并实现了碳化钼纳米颗粒的尺寸控制。该限域策略实现了Mo2C的良好包裹和保护,并且有效调控了Mo2C 纳米颗粒的尺寸(图1),进一步实现了生物分子的纳米级电化学响应。

AEF09

1.Mo2C @ NPC /CNT的表征图


高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AC)可能引起皮疹和肝脏疾病,其水解降解产物具有很高的毒性。多巴胺(DA)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高剂量摄入AC会影响大脑区域的DA水平并干扰对其分析。因此,设计合适的电极材料以制造便捷的电化学传感器来同时检测ACDA是非常有意义的。由于纳米级的Mo2C电子结构与Pt类金属相似,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成为热门的电极材料。然而,其面临高温易团聚及在空气中易被氧化的问题。刘旭光教授团队结合理论计算,提出了利用分子限域热解策略制备尺寸可控且被完美保护的碳化钼纳米颗粒,并应用于这两种生物分子的纳米级传感检测。这一成果近期发表在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IF-10.257)(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56566320303675)。我院王美玲博士为该工作的第一作者。

2CB5C





太原理工大学新型碳材料研究院 
联系地址: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大学街209号太原理工大学   邮编:030600   邮箱:tyutnewcarbon@163.com  电话:0351-3176781,3176780